水滴,要站着把钱赚了?
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
文丨BT财经钱站,作者 | 梦萧
文丨BT财经钱站,作者 | 梦萧
1月28日,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,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在给全体员工信中表示公司已经正常盈利,并强调2023年发展策略是“以用户为中心,在合理盈利的前提下,追求更高质量的创新和增长钱站。”
但这个重大利好消息,并未给公司的股价带来提振,股价仍有少许下跌,截至1月30日收盘,股价为2.99美元/股,总市值为11.76亿美元钱站。2月1日盘中,股价才有较大涨幅,最高来到3.20美元。
被质疑盈利难的公司已经实现盈利钱站,真的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吗?
水滴筹到底能不能盈利钱站?
2016年,沈鹏创立筹,这本是一项公益项目,原名为爱心筹,旨在帮助身患大病而无力医治的患者,前期确实在社会上引发重大反响,但后期筹负面缠身,筹越来越商业化也被捐赠者广为诟病钱站。
展开全文
在筹影响力逐渐扩大之际,公司依靠强大的流量,推出了保险经纪业务以及第三方招募平台,并于2021年5月7日成功登陆美股市场钱站。但提及公司,大众第一反应依然是筹,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,使得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筹,殊不知,筹只是公司业务的一种,而且是一直亏损的业务。
据BT财经了解到,在2022年以前,筹一直都未向进行筹款的患者收取服务费,走的是纯公益路线钱站。但2022年网上出现关于“筹筹款抽成70%的”传闻让的声誉大损,卷入一场舆论风波之中,公司股价一度跌至1.03美元。
对此沈鹏回应称,在2022年4月7日之前,筹不仅没有收取过手续费,反而累计补贴了1亿多元的支付通道费,这些钱由公司的其他业务利润来补贴筹的运行钱站。但筹的日常运营开支并非小数,为保障正常运行于2022年4月7日才收取“众筹服务费”,这个服务费为筹集资金的3%,单次众筹最高金额为5000元。
筹仅在2022年前三季度就为近270万人筹集了善款,国内有约4.2亿人在筹平台上向这些患者捐赠了554亿元,平均每人捐赠131.9元钱站。虽然是3%的服务费,却不是小数。数据显示,2022年三季度,筹的服务费就高达5900万元,但筹当期的众筹顾问团队的运营成本却高达6370万元,这意味着仅仅依靠抽取服务费依然无法盈利,筹还是亏损了近500万元。
好在其他业务发展较快,有业内人士表示,如果仅依靠筹根本无法实现盈利,但筹平台上聚集了大量的患者,这对众多药企来说是难得的合作机会,同时公司可借助这些患者进行精准营销,将用户转移至其互联网保险平台,的保险业务得以迅猛发展,这也成为扭亏为盈的关键钱站。2022年Q3尽管收入有0.91%的下滑,却由2021年Q3的净亏损4.77亿元到2022年Q3的盈利1.696亿元。
但该不愿具名的公益人士却表达了对公益的担心,“最初筹确实帮助了不少需要救治的病患,后来因为商业化过急,相关监管不到位,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,比如有些慈善机构借助公益平台进行筹款,但不用筹,因为筹的口碑不太好,筹款的效果并不理想,还要担负不少骂名,现在很多机构都不太愿意和合作钱站。”
水滴保才是盈利正途
通过公司财报数据可以发现,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实现了盈利,持续的盈利带动了股价,自2022年10月至今,的股价已经涨幅2倍有余钱站。
2022年12月初,发布2022年Q3财报,连续三个季度净利润为正,让多家机构对表示看好,摩根士丹利给予公司“超配”评级;中金公司给予公司“跑赢行业”评级钱站。其中知名机构中金认为,已经走过艰难的过渡期,有望重塑增长轨道,实现有质量的可持续增长。
让这些机构强势推荐的原因在于保发展策略的转变,数据显示,由于销售费用等成本的大幅缩减,保在保费相比2021年同期有所下降的情况下,盈利能力却大大增强钱站。从Q3财报来看,公司通过保产生的首年保费达17.853亿元,环比增长8.4%,保的首年保费环比增长,恢复速度超出市场预期。
从保的产品结构来看,保实现了产品优化,2022年Q3重疾险贡献的首年保费环比增长7.8%,占整体首年保费的28.6%钱站。保官网信息显示,保目前对保险受众群体做出优化,以年轻人为主,围绕“带病体蓝海市场”和“年轻人群体”推出定制新产品,这一针对年轻人的保险创新,为保不断开拓增量。
数据表明,在整个2022年,保新增20款带病体保险,有14款是保定制产品,有2款是行业首创产品钱站。在定制产品中,有多款性价比较高的产品,比如百万医疗险优享版,这款定制产品受到年轻用户的广泛欢迎,40岁以下用户的保费比上季度增长了20%,说明保年轻化的策略收到成效。
和以往主要以线上销售为主不同,保如今已经布局了线下保险经纪人团队,以线上融合线下的方式,为用户提供保险服务,而平台的流量优势成为保在众多互联网保险平台中的独特优势,这是其他互联网保险平台无法具备的优势钱站。
保主要依赖场景获客和蓄客,这就相当于可以天然地通过用户的社交网络来获得流量,把很多用户黏住钱站。这和以往的“推销式”卖保险有本质区别,用户的保险意识被启发后,会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。当前民众对保险的消费意识还不强,如果没有好的场景做铺垫或教育,获客成本非常高。
而平台的优势,就是能够对用户进行较好的产品教育,降低了巨额的获客成本,这也成为保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钱站。截至2022年三季度,保的线下经纪人团队近千人,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为辐射,已经覆盖9个省市,线下人均产能达43000元。保已经发展成为最大的独立第三方保险平台。
投资人刘波认为,能成功上市是因为找到了可以跑通的商业模式,通过平台的流量衍生出其他相关产品,“如今,全球经济开始复苏,多家券商研报预计,保险行业将迎来触底反弹钱站。目前国内防疫政策放开,在促进经济复苏的情况下,保险业务也将迎来改善,叠加资产端股市向好、利率向上和地产风险缓释三重利好落地,保险行业相关公司股价有望上涨。”
正如刘波所言,股价由2022年5月最低的1.03美元涨至2023年1月30日的2.99美元,涨幅高达190.3%钱站。
胜利曙光下的增速下滑
仔细查看的财报可以发现,的营收增速下滑明显,2018年总营收为2.38亿元,2019年暴增至15.11亿元,增幅高达534.46%,2020年总营收为30.28亿元,增速降至100.4%,而2021年总营收为32.06亿元,增速仅为5.88%钱站。
如果从单季度来看,单季度收入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为负增长,下滑幅度最大的为2021年Q4下滑27.27%,下滑幅度最小的为2022年Q3,下滑幅度为0.91%钱站。
在调整经营策略之后,增速“显著下滑”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钱站。整体增速反而出现了自由落体般的速度下滑。其中2019年增速超过500%,2020年增速超过100%,年复合增长率近300%,但2021年同比增速下降至13.4%。一方面和前期基数较低有关,另一方面也是受疫情影响的行业大环境所致,当然和自身经营政策调整也有一定关系。
“13.4%的增速,其实并不低,只是和前几年超过100%的增速相比显得偏低而已,2022年单季度同比均出现了下滑,虽然下滑幅度不一,整年增速下滑的可能性比较大钱站。但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,保持前几年的高增速显然不现实,未来几年,能够以超过10%的速度增长就很难得。”刘波对增速下滑并不意外,他认为前几年的超高速增长,只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,以后都不可能出现类似的增速,即便扭亏为盈,远未达到高枕无忧的地步。
医疗科技会是未来吗钱站?
在诸多负面影响下,自身流量蓄水池的功能开始变弱,因为相关原因互助被关停,筹成为为导流的主要渠道,但在收取3%的服务费后,一度引发诸多争议钱站。
有媒体观点指出,在传统认知中,筹的公益形象已经深入人心,捐赠者无法将医疗众筹和生意联系在一起,服务费的收取,虽然能够缓解筹的亏损,却同样为其导流带来不少阻碍钱站。
2022年Q2和Q3财报数据表明,Q2收取了5610万元服务费,但不包括设备折旧等其他间接运营费用,直接运营成本则高达6150万元,净亏损540万元,Q3同样亏损近500万元,这也意味着其自有“导流”平台还将继续面临尴尬的处境钱站。
基于此,也开始积极拓展新优势,以此来寻找第二条增长曲线钱站。对此做出的巨大改变就是在研发上的巨大投入。
财报数据显示,2021年,的研发费用为3.79亿元,同比增长55%,而2021年总营收不过32.06亿元,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重高达12%,增速和研发占比均高于行业平均值钱站。
创始人兼CEO沈鹏曾坦诚表示,以往对科技的应用主要是在提高获客效率上,其他模块投入不多,直到2021年9月,才在除了销售之外的其他技术环节开始投入,其投入开始涉及医疗科技领域钱站。
在加大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投入以提升自身运营效率之余,开始发力技术输出钱站。其AI技术覆盖了AI中常见的自然语言处理、计算机视觉、营销推荐等若干方向,应用于用户增长、核保、理赔、客服等核心业务环节,并沉淀了三个主要的技术平台,分别是智能营销、数字员工和医疗知识图谱。这些研发投入,让真正成为一家科技公司,而不再单是一家医疗众筹的平台机构。
经过多年的沉淀,拥有海量用户及相关数据,智能科技的加持,让在一些核心业务场景中大幅提高了运营效率,智能营销平台基于沉淀的海量用户和各种数据,在一些核心业务场景中极大地提升了运营效率钱站。在医疗知识图谱平台上集合了疾病、症状、药品等医学概念、医学关系,主要应用于智能理赔和智能核保,可以实现资料审核、风险识别等环节的自动化。这些科技的运用,使得的运营效率提升两到四成。在“数字员工”方面,至今已经申请了6篇专利技术,13项技术创新,实现了20多次的系统迭代和3次构架升级。
目前,在较为擅长的医院端和药厂端都有相关业务开展,同时还有相关咨询、理赔业务,进一步打通业务数字化的壁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,还覆盖了跟医院、药店相关的C端入口,并初步尝试与很多保险公司展开合作试点推动技术落地钱站。
如今的,诸多业务多点开花,再不是那个医疗众筹平台钱站。旗下在香港的持牌保险经纪公司华伯特金融服务,近日正式更名为金融服务(香港),沈鹏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,在持续关注香港市场的发展机会,这将是保险业务的又一探索。
如今,旗下拥有筹、保、翼帆医药等多个业务,国内近百家保险企业成为的合作伙伴,推出的536种保险产品中覆盖医疗、重疾、意外等诸多险种,超过1.11亿用户成为的保险用户钱站。
哈佛商业评论曾经认为,一家成功的现代科技公司基本都具有以下五大特征:较低的可变成本、低资本投资、海量的客户数据和客户关系、网络效应以及以极低成本支撑扩张的生态系统,对比以上特征可以发现,公司已经成为一家真正的现代科技公司钱站。
尽管曾陷负面争议之中,但目前来看,已经实现光明正大继续做公益,挺直腰杆靠保、医疗技术输出等业务实现盈利钱站。
作为一家上市公司,正在朝正确的发展道路上迈进,但受困于公众对的偏见,以及自身增幅下滑,流量池“下滑”,的未来并非一片坦途,依然面临诸多艰难挑战钱站。
评论